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的严峻形势下,为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财产安全,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伊犁国民村镇银行各基层支行充分利用春季厅堂内客户人流集中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小课堂”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践行了“普惠为民、融爱为民”服务理念。
在伊犁国民村镇银行六十八团支行新装投入运营明亮舒适的营业厅内,柜面工作人员化身反诈“讲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近年来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数据变化趋势,直观呈现出诈骗问题的严峻性。从“猜猜我是谁”这种简单的诈骗话术开篇,逐步深入到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等高科技概念包装的复杂诈骗套路,逐一揭开诈骗分子的“神秘面纱”。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刻的体验,沙龙现场还模拟了多个诈骗场景。工作人员扮演诈骗分子,与居民进行互动式演练,逼真地重现了接到诈骗电话时的紧张氛围。一位老年客户在模拟“冒充公检法”诈骗场景中感慨道:“这要是真的,我辛苦攒的养老钱可就没了,太吓人了!”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居民们对各种新型诈骗手段有了切身体会,进一步增强了防范意识,提升了防范技能。
伊犁国民村镇银行七十六团支行等各支行均设置专门的客户集中宣传区域,宣传展架上摆满了各类宣传手册、海报、折页金融知识宣传资料。工作人员在客户办理业务间隙,对等候办理业务的客户集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讲座,工作人员主动向其介绍活动内容,并讲解反诈知识,提醒客户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为增强客户互动,该支行设置“有奖问答”环节,围绕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金融诈骗等各类常见诈骗形式,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涵盖诈骗手段识别、防范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参与者只需答对问题,即可获得精美礼品。这一互动环节的加入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无论是年轻的上班族,还是年长的退休老人,都积极踊跃地参与答题,现场气氛热烈。
在基层支行工作人员与客户的互动交流中,居民们纷纷打开话匣子,讲述自己听闻或遭遇的可疑事件。有年轻人提到曾收到看似正规实则暗藏陷阱的“校园贷”推广短信,也有老年人分享差点购买高价虚假保健品的经历。工作人员认真倾听,针对每一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给出个性化的防范建议,并借机向大家推广国家反诈中心 APP,手把手教大家安装、注册、使用,详细讲解各个功能模块如何发挥预警拦截作用。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结束,营业厅内的客户及居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在工作人员的送别声中慢慢离去,他们手中的一份份宣传资料承载着知识与守护的力量!
“金融知识小课堂”宣传教育活动现已成为伊犁国民村镇银行各基层支行践行社会责任、普及金融知识的一种常态化工作。下一步,伊犁国民村镇银行将会以保护群众的“钱袋子”安全为己任,持续发力,联合社区、公安部门等多方资源,继续开展形式多样更益于客户理解接授的金融知识宣教活动,为辖域的金融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通讯员:柏静懿 张蒙蒙)
【责任编辑:陈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