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让利还是让险: 银行经营的双重困境与破局之道
2025年07月28日 15:48 来源:嘉善联合村镇银行

随着新冠疫情管控放开、全国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领域风险逐步暴露,实际2023年开始银行业不良贷款较往年呈现增长势头。宏观经济风险滞后传导到金融领域,未来银行不良贷款集中爆发的可能性仍然较大。据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嘉兴市辖内房地产项目年内预计有20亿元贷款转为不良,个人按揭贷款“断供潮”导致的不良规模较年初增长近40%,嘉兴市银行业房地产领域风险暴露压力不断加大。我行一定占比的经营性不良贷款的借款人从事建筑、装修、建材或工程等相关行业,很多消费类不良贷款的借款人曾高负债、高点位购入房产,房价腰斩式下降成压垮借款人财务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贷款不良率的攀升,银行系统资产质量面临严峻考验,监管大额罚单也是频发,2025年上半年以来银行业共收到1209张罚单,罚没金额合计约7.36亿元,信贷业务仍是受罚的重灾区,违规发放贷款、贷款管理不审慎的问题较普遍。其次是反洗钱、反诈、数据安全管理也面临新挑战。


而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各家银行为争夺市场份额纷纷压低贷款利率,利率“内卷”导致银行利差持续收窄,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有些银行分支机构在业绩考核压力下放松信贷标准,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当前银行业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囚徒困境”,这种既要“让利”实体经济又要“让险”自担的双重压力,迫使银行业必须重新审视发展逻辑,在“让利”与“让险”之间寻求平衡。只有实施稳健的经营策略,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敬畏风险,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摒弃过去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风险的做法,树立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将风险管控贯穿于业务的全过程。信贷投放不是慈善事业,必须遵循“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商业逻辑。


其次,回归信贷本质。银行应专注于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根据企业或经营者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发放贷款,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授信,通过专业化的风险定价能力,在服务实体经济与防控金融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例如,在支持小微企业时,要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市场前景等,为其提供合理的信贷额度和期限。


最后,遵守信贷逻辑。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的规范流程,确保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有充分的依据和保障。加强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控,防止资金被挪用,确保贷款能够按时足额收回。

 

(嘉善联合村镇银行 殷敏)


【责任编辑:曹鑫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