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溯:银行内的紧急求助
在一个寻常的上午10点,由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成立的嘉善联合村镇银行的营业大厅内,一切如常,员工们各司其职,客户们或办理业务,或咨询问题。
就在这时,一位年约六旬的阿姨急匆匆地走进大厅,神色紧张,手中紧握着手机,径直走近,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几分慌乱:“妹妹,我刚才接了个视频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局的,让我下载软件,还让我输入银行卡号等好多信息……我输入完后,感觉不对劲,就赶紧跑来银行问问,接下来该怎么办?”听到这里,本行员工心中已有了不祥的预感——“这很可能是诈骗!”本行员工迅速将阿姨引导至一个安静的洽谈区,以便详细了解情况。
深度剖析:诈骗手法逐一揭露
在洽谈区内,本行员工一边耐心安抚阿姨的情绪,一边细致询问每一个细节。随着阿姨的叙述,一场精心设计的诈骗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伪装身份,制造恐慌氛围:“对方穿着警服,视频背景也是公安局的,他们说我的身份证被人冒用了,涉嫌洗钱,必须配合调查,否则就要逮捕我……”阿姨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还心有余悸,“他们让我下载一个叫‘安全防护’的软件,说这样才能洗清嫌疑。”
诱导下载,窃取敏感信息:阿姨表示自己对手提设备操作不熟练,骗子便通过视频“手把手”指导她下载了一款未知来源的APP。“他们让我打开软件,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还让我提供手机收到的验证码……我正要输入验证码时,突然想起你们银行经常提醒‘验证码不能告诉别人’,就赶紧跑来咨询了。”阿姨的话语中透露出庆幸与后怕。
紧急催促,施加心理压力:“他们一直强调时间紧迫,说再晚就来不及了,还威胁说如果不配合,就立即冻结我所有的银行卡……我当时吓得手心全是汗!”阿姨紧握着手机,眼眶泛红。
听完阿姨的叙述,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案件。更令人担忧的是,骗子已成功诱导阿姨下载了含有木马程序的软件,一旦阿姨输入验证码,卡内资金将面临被瞬间转走的巨大风险。
迅速行动:银行员工的“反诈”攻防战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本行员工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与骗子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较量:
紧急阻断,守护资金安全:“阿姨,您先别碰手机,让我来看看。”同事小陈迅速接过手机,发现屏幕上的“安全防护”APP图标十分可疑,她立即按下电源键锁屏,并迅速通过银行APP将阿姨的银行卡进行了临时挂失,有效防止了骗子远程操作转账,确保了阿姨的资金安全无虞。
科普宣传,消除心理恐慌。本行员工向阿姨详细解释了公检法机关的办案流程:“请放心,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视频电话进行办案,更不会索要您的银行卡号和验证码!”同时,还向阿姨展示了近期发生的同类诈骗案例,帮助她认清骗子的真面目。“原来他们是假警察!我差点就把验证码给他们了……”阿姨恍然大悟,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复盘与警示:构筑防骗安全网
事件平息后,本行员工与阿姨一同复盘了这起诈骗案件的关键环节,并总结了以下几点重要提醒,希望能为更多人敲响警钟:
警惕“视频通话+下载软件”的双重陷阱:正规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视频电话要求您下载陌生APP,更不会索要您的银行卡信息。凡是视频中自称警察的陌生人,务必通过拨打110或前往属地派出所核实其身份!
验证码,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银行卡验证码、短信验证码等同于您的密码,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泄露给他人!如果收到“验证码”短信但您并未主动进行任何操作,请立即联系银行冻结账户,以防不测。
老年人防诈,需要“双向守护”:子女应多陪伴父母,教授他们识别诈骗的常见手法,帮助他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同时,银行网点也应加强员工培训,对老年客户主动询问、耐心解释,成为他们身边的“反诈顾问”。
这次成功的拦截行动,不仅体现出银行员工的警觉性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更离不开阿姨自身的高度警惕——“银行人总说验证码不能给,我就觉得不对劲!”全民反诈,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多问一句、多想一步,或许就能阻断一场骗局,守护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
(嘉善联合村镇银行 马颖杰)
【责任编辑:曹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