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坚守支农初心 赋能振兴征程——二十届四中全会农村金融部署学习心得
2025年10月31日 13:39 来源:嘉善联合村镇银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在北京举行,全会公报中关于农村金融的部署为一线银行员工指明了工作方向,字里行间彰显着金融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让我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短板,而金融重点支持正是补上这一短板的关键支撑,这更让我明晰了农村中小银行的时代责任。


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位始终锚定“三农”根本。公报明确提出金融需聚焦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这与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定位高度契合。这种定位绝非外力强加的责任,而是扎根县域的生存发展之本。正如《农村中小银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优秀案例选编》所展现的,河北农信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重庆农商行构建专项考核体系,都是坚守定位的生动实践。


全会更强调特色化经营,要求机构立足“一县一业”实际。湖南安化农商行聚焦茶产业链、高邮农商行推出“福虾系列贷”,这种差异化策略精准破解了同质化难题。在联合村镇银行体系,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袜业贷”“香榧贷”同样紧扣地方产业脉搏,与江苏兴化农商行针对河蟹养殖推出的“蟹农贷”异曲同工,后者依托当地蟹农的产业基础,已累计发放贷款近50亿元,这些实践为基层业务开展提供了明确遵循。


在乡村振兴中,农村金融机构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价值升级。全会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推动我们从单纯资金供给转向全链条产业赋能。四川平武农商银行的“红信贷”模式颇具启发,其针对本地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推出四大专属产品体系,不仅提供最长5年的周期贷款匹配农业生产规律,更组建产业指导组提供技术、销路全流程支持,让贷款主体养殖成活率不断提升,真正激活了产业内生动力。


在由杭州联合银行主发起成立的嘉善联合村镇银行体系内部,类似的探索同样鲜活。信贷支持上,诸暨联合村镇银行的“袜业贷”“养老贷”等产品,覆盖产业发展与民生需求两大领域;服务创新上,长兴联合村镇银行的村居化营销战略,通过细分中老年客群实现精准服务;科技赋能上,主发起行的“联合e贷”以“线上拓客+线下核验”模式,破解了农村信贷风控难题。这种“产品+服务+科技”的组合拳,与部分法人银行通过数字化场景创设金融产品的实践形成呼应,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关键领域。


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精准赋能的基础支撑。全会隐含的“以信用促融资”导向,在部分地区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通过信用评分、农村经济主体信息系统等载体,将农户的信用信息转化为融资资本,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我们银行也在借鉴这一经验,联合村党组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评定,将邻里口碑、生产规模等纳入评价,让信用成为农户的“金名片”,为信用户建立专属授信档案。


作为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村镇银行人,全会精神让我深知:农村金融的价值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精准适配。当前部分村镇银行面临数字化转型起步晚、资源有限的挑战,但这更倒逼我们回归服务本质。唯有把服务队伍建到乡镇、把审批权限沉到基层,把信用体系扎进乡村,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坚守支农定位、创新服务模式,才能不负全会嘱托,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金融后盾。

 

(嘉善联合村镇银行 金光华)


【责任编辑:曹鑫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