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农商银行新常态下如何高质量发展
2024年08月30日 13:47 来源:农金在线网

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全面贯彻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把握“转型提质”这一主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顺应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找准定位,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下农商银行面临的金融环境


风险与机遇并存,面临新市场格局。首先,随着互联网金融和民营银行、非银金融机构等竞争者的不断增多,传统银行经营模式面临挑战,竞争较弱的农商银行首当其冲。其次,宏观经济的增速放缓导致农商银行的风险集中度暴露,相比其它银行,农商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相对较弱,服务客户的风险整体较高,信贷资产面临更大的风险。但与此同时,新常态下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逐渐成为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增长点,拓宽了发展区域,为农商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监管与制度转变,面临新政策环境。一是监管部门鼓励民营银行服务“三农”、小微企业,这就表明民营银行将与农商银行争夺相同客户群体。客户在面对多家银行的选择时,金融需求也会呈现多样化,对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农商银行不断创新各类金融产品,主动寻求跨领域合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二是央行的持续降息和利率市场的变化导致银行业净息差进一步缩小,利率空间缩窄,农商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亟待改变。


城市进程加快,面临新经济环境。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大了城市的需求。此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政府的公共投入增加给金融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迫切需要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经济转型,这也对农商银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深度契合经济转型;二是挖掘新经济形势下的客户群体,掌握一手的优质客户,以他们的经济需求为基础,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


农商银行发展的优劣分析


总体优势。一是地域优势。农商银行带有鲜明的地方本土特色,网点分布广泛,数量一般在当地位居第一,与当地政府、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有着长期稳定合作基础,积累了大量人脉资源、客户资源和客户信息,相比其它商业银行,农商银行对当地客户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了解程度更深,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二是政策优势。农商银行以立足“三农”,服务小微为本源,鉴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质,国家财政在资金扶持和税收减免等方面均给与一定程上的优惠政策。


存在劣势。资本规模小,服务大客户的能力欠缺。按照监管要求,银行对同一贷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余额10%,这就使得农商银行无法满足大客户的资金需求,难以融入到大规模发展战略中,在支持地方政府重点项目、金融创新等方面能力欠缺。


对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规划的思考


立足支农支小。农村金融市场是农商银行的立足点和根据地,凭借多年服务“三农”的经验,农商银行已经形成独特的地域竞争优势,为更好地服务“三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新常态下,农商银行应当继续立足支农支小的市场地位,大力发展和扶持当地小微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巩固农商银行当地支农支小主力军地位。


形成差异化竞争发展。要想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生存,农商银行必须发挥自身优势,实行差异化市场定位,形成与其他银行既分工又合作、又有竞争的格局。农商银行在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应当走独特专业化道路,建立起自身的专业化标准,积累自身的专业化技术,通过专业平台建设,做差异化经营业务。


打造服务精品银行。一是品牌打造与宣传沟通。通过创新宣传和营销方式,积极主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向客户传达新型金融理念,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二是通过与客户双向交流,研发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客户金融产品,提高客户体验,培育客户的忠诚度。


优化网点模式。新形势下农商银行应当重视网点功能型布局,优化网点经营模式。同时,积极吸收互联网金融理念,拓展电子营销渠道,积极主动开展线上业务,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圈,有力推进经营服务转型。


拓宽业务经营领域。农商银行可与其它金融机构在保险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充分发挥交叉营销和协同合作优势,形成合力,满足各类客户多样性的金融需求。同时,要提升风险防控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审慎开展综合化经营,倡导先进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共同推动农商银行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唐宏嵩)



【责任编辑:昊浩】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