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只为让“民生愿景”变“幸福实景”——记“全员营销标兵”陵川县古郊信用社客户经理王鹏
2025年07月30日 13:32 来源:山西省陵川县农村信用联社

那个身影,用日复一日的坚持,用永不言弃的倔强,将无数个平凡甚至枯燥的日子,一点一滴,熬煮成了生命长河中最璀璨、最耀眼的光芒!——题记


盛夏的太行山区,晨雾漫过青黛色的山峦,“太行一号”公路旁的民宿群里已是人声渐起。李大哥站在自家民宿的庭院里,看着工人师傅们给新扩建的客房安装木质栏杆,脸上的笑容藏不住:“多亏了信用社的‘文旅康养贷’,不然这旺季前肯定完不了工。”这热闹景象的背后,是山西省陵川县农村信用联社用金融“活水”滋养乡村民宿经济的生动实践,更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

 

地处全县文旅康养产业核心区的古郊乡,近年来借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依托王莽岭景区的辐射带动,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这里有层峦叠嶂的太行风光,有流传百年的民俗故事,更有一群扎根乡土的民宿经营者,用匠心把山间老屋改造成独具风情的休憩港湾,可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民宿升级改造、物资采购的需求也跟着涨起来,资金成了摆在经营者面前的“绊脚石”。

 

近年来,该联社古郊信用社的客户经理王鹏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辖内的村庄离乡里比较远,群众来往不方便,他就带着笔记本扎进了山里,开启了下乡蹲点“办公模式”,哪里有民宿,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李大哥家的民宿在半山腰,去年冬天就想加装地暖,材料都订好了,就差尾款;90后青年苏治刚的摄影主题民宿,想建个星空观景台,图纸改了三版,资金还没着落。”……他的笔记本上,记满了一个个民宿主的急难愁盼。

 

李大哥的民宿开了五年,靠着地道的农家菜和干净整洁的环境攒下不少回头客。可今年开春,建材价格一口气涨了四成,卫生间翻新、床铺更换的工程眼看就要停工。“避暑旺季还有半个月就到了,工人天天催款,想尽了办法,可是还差十几万。”那天下午,他正蹲在工地角落算账,一抬头就看见王鹏朝他走来,热情地迎接:“王经理,现在还差十几万装修款,贷款是不是时间长、不好贷。”听完他的难处,王鹏当即掏出手机:“大哥,您这情况符合我们‘文旅康养贷’的条件,我现在就帮您提交申请,三天内准能放款。”

 

比起李大哥的应急,90后青年苏治刚的需求更具“成长性”。这个学设计出身的年轻人,把爷爷留下的老院子改造成了摄影主题民宿,墙上挂着他拍的太行云海,书架上摆着当地老艺人做的泥塑,去年还被市摄影家协会授牌“创作基地”。可名气大了,问题也来了:游客想住观景房,他却只有四间客房;摄影爱好者想租专业设备,他没钱添置。

 

“我去其他银行问过,要么要抵押,要么贷得少。”苏治刚起初对贷款没抱希望,直到王鹏带着“文旅康养贷”的宣传册走进他的民宿。“我们这产品不用抵押,凭营业执照和经营流水就能贷,利率比普通贷款低15%,最快三天放款。”边说边翻出手机里的案例:“咱们村老王上个月贷了80万,把院子改成了亲子乐园,现在周末都订满了。”

 

当天下午,王鹏就帮小苏整理好所需材料:营业执照、近半年的入住记录、民宿改造规划图……收到申请后,该联社抓紧走审批流程、提交会议审定,第二天就完成了贷款审批,成功授信180万元。“拿着放款凭证,小苏当即给施工队打了定金。这下,观景台加建、器材室装修、物资采购,全有着落了!”

 

像李大哥和小苏这样的受益者,王鹏近一个月就有10户、781万元的授信。这些资金如泉水般流进了民宿经营者的心田,变成了民宿里的实木家具、观景平台、厨房新设备。“太行一号”公路旁,原本斑驳的老墙刷上了米白色的涂料,窗台上摆着村民种的太阳花,山腰的民宿里有了新铺的木地板,屋顶的星空房正等着客人来遥看夏夜的银河。

 

这天傍晚,在返程的路上,王鹏遇到小苏,他正举着相机拍夕阳下的民宿群。“你看,今天来了20多个摄影爱好者,都说咱们这民宿比画册里还美。”小苏把相机屏幕转向,照片里,民宿的灯光像山间的星星,公路上的车流光带蜿蜒向远方。王鹏笑着点头,晚风里飘来新装修民宿的木头香,混着田野里的花草香,那才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味道。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乡村振兴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陵川县农村信用联社的“文旅康养贷”,就像一根精准的毛细血管,把资金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让民宿经营者甩开了资金包袱,让乡村资源变成了发展资本。农信人用脚步丈量乡村的需求,从田间地头的走访,到量身定制的服务,用专业搭建起金融与文旅产业的桥梁。

 

民生暖意融融,幸福节节拔高。当太行山区的民宿越来越红火,当更多人回到家乡创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个兴旺的产业,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里有金融的温度,有奋斗的力量,更有大山深处拔节生长的勃勃希望。

 

(山西省陵川县农村信用联社 杨潮)


【责任编辑:曹鑫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