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爬上山西沁县农商银行的柜台玻璃,柜员小王的指尖已经在键盘上跳跃。她正核对一位老人的定期存单信息,玻璃外突然传来剧烈的拍打声,一位穿夹克的中年男人满脸通红地吼道:“你们凭什么冻我的钱?今天取不出来我就砸了这柜台!”
小王的心猛地一沉。系统显示,男人的账户因连续3次输错密码被临时锁定,这是银行的常规安全机制。她刚想解释,男人的声音更尖利了:“我自己的钱凭什么取不了?肯定是你们想私吞!” 唾沫星子溅在防弹玻璃上,周围的客户纷纷侧目。小王深吸一口气,从抽屉里拿出《储蓄管理条例》,指着相关条款轻声说:“先生,您看这里写着……” 话没说完就被打断:“少拿这些糊弄我!我不管,今天必须取!”
僵持了10分钟,男人的情绪渐渐平复。小王趁机递上一杯温水:“您先喝口水,解锁很简单,凭身份证就能办,耽误您时间了实在抱歉。” 最终手续办完时,男人嘟囔着 “刚才太急了”,转身离开时,小王发现他落在柜台的手机,立刻追出去还给他。男人愣了愣,红着脸说了句 “谢谢”。
这样的场景,柜员小李也遇见过。去年冬天,一位老太太冒雪来取养老金,发现账户余额不对,当即坐在地上哭起来:“你们把我的救命钱弄没了!我要去找你们领导!” 小李赶紧扶她起来,捧来暖手宝,一笔笔核对交易记录。原来老太太前几天在超市刷卡忘了密码,误输三次后卡被锁,家人帮她解锁后取了钱,却没来得及告诉她。
“姑娘,是我糊涂了……” 老太太拉着小李的手不肯放。那天晚上盘点时,小李发现自己的工牌不知何时被扯断了,手腕上还有一道红印,但她在工作日志上写:“客户的误会像雪,太阳出来就化了,重要的是让他们暖和起来。”
最让柜员小赵委屈的是上个月的转账纠纷。一位客户要给外地儿子汇款,反复核对账号时他都点头确认,可钱转过去才发现账号少了一位数。“肯定是你输错了!” 客户拍着柜台骂了整整半小时,连保安过来劝阻都被推开。小赵强忍着眼泪,一边联系上级行冻结资金,一边帮客户联系收款银行。三天后钱追回来时,客户没说一句抱歉,小赵却收到了他儿子发来的短信:“我爸脾气不好,谢谢您,阿姨。”
这些委屈像落在肩头的雨,没人时才能悄悄抖落。但每当看到老人颤巍巍递来存折时的信任,听到农民工兄弟取工资时的爽朗笑声,他们又挺直了腰板。沁县农商银行的柜面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把委屈咽进肚里,把耐心捧给客户的平凡坚守。那些被误解时的沉默,被指责时的克制,最终都化作了 “百姓银行” 四个字里最坚实的笔画。
【责任编辑:曹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