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是泡在雨里的。
天空仿佛破了底,雨水不疾不徐地落,把整个季节都下成了湿漉漉的青灰色。梧桐叶还没等变黄,就被雨水打落在地上,黏在柏油路面,像一封封被揉皱的告别信。人们收起薄衫,翻出去年的旧外套。衣服上还留着去年的樟脑丸味道,混着今年雨水的潮气,成了一种特别的秋讯。伞成了出门的标配——巷口杂货店的蓝格雨伞卖得最好,撑开来,像一朵朵移动的蘑菇云。
雨声也有分别,打在铁皮屋檐上是清脆的,落在水泥地是沉闷的,滴进积水洼则泛起圈圈涟漪,一个接一个,仿佛时光的年轮。夜深时,听雨点敲窗,不紧不慢,像谁在耐心地数着旧事,河水涨了起来,漫过最低一级石阶,有老者垂钓,披着透明雨披,静坐如雕塑。他说秋雨中的鱼最肥美,“雨水带来了上游的养分”,我却看见他的鱼篓空空,或许他钓的,本就不是鱼。
总有几个放晴的片刻,太阳突然探出头,急急地烘晒大地。孩子们飞奔到操场,主妇们忙着晾晒被褥,可不等衣物干透,雨又来了,大家慌忙收拾,空气中飘着阳光和雨水交替的味道——像烤焦的饼干沾了茶水,这样的雨季让人慢了下来,茶泡得比往日更浓,书翻得比平常更慢,望着窗外的雨幕,你会想起某些遥远的午后,某个模糊的背影。雨声是最好的掩护,让思念变得理直气壮。
或许每场秋雨都是时间的使者,它洗净夏日的喧嚣,为冬日的寂静铺路,当我们撑伞走过湿漉的街道,鞋跟踏出细碎的水声,其实正在参与一场盛大的季节交接——只是这交接,格外绵长,格外温柔,直到某天清晨,你推开窗,发现雨停了,空气清冽如新开的泉,天空是高远的湛蓝。你才恍然:原来那些阴郁的雨天,都是为了这一刻的清明所做的铺垫。
(通讯员:刘源)
【责任编辑:曹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