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mszkjr2022@126.com
万家灯火辉映血色柔情——观影《志愿军—浴血和平》有感
2025年10月24日 12:33 来源:人民金融网

秋雨绵绵,悲情萦怀。在德阳市旌阳区“孝源里”培训基地,省属金融企业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六期组织我们观看了《志愿军—浴血和平》,让我难以忘怀。


当银幕上那繁华都市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电影便进入尾声,而林月明那句“和平像个小孩子终归要跑到你的面前”始终在我脑海浮现,我忍不住泪水盈眶。是啊,和平终归像小孩蹒跚来到,万家灯火的背后,却是我们十九万志愿军战士的血肉之躯换来的和平,代价惨重,冻死饿死炸死的志愿军遗体都没法全收,那惨不忍睹的悲壮战争场面令人动容,这不是煽情的矫饰,而是穿越七十余年那硝烟的灵魂震颤。《志愿军—浴血和平》以史诗般的气魄与工笔般的细腻,为我们重构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它不再只是教科书上遥远的战役名称,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生命,用他们的青春、热血与梦想,在异国朝鲜战场上写就的生死契约。


影片其多维立体的叙事结构,让我更加深刻领悟到这部电影的感染力。导演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将前线战场的惨烈、翻译团队的拼搏、谈判桌上的博弈编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种叙事策略打破了传统战争片的单一线性叙事,让我们看到战争的全景与细节,感受到不同岗位上每个人物的拼搏与坚守。当美军的炮弹在前线阵地上炸开,血肉之躯与钢铁碰撞;当翻译室的灯光彻夜不灭,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与远处的炮火形成奇特的二重奏;当谈判桌上,中方代表面对美军的威逼毫不退缩——这些平行蒙太奇的运用,让影片产生了惊人的张力,让我们明白胜利是无数前线军民在各自岗位上的共同坚守。


林月明的形象,是这部电影的神来之笔,也是串联这部电影“珍珠”的一根“红线”。这个带病坚守在翻译一线的知识分子,咳嗽声中依然紧握钢笔的模样,诠释了什么叫做“文人风骨”。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战斗——没有硝烟,却同样惊心动魄。当她在病榻上依然坚持审校译稿,当她在高烧中依然惦念着谈判术语的准确性,那种精神的力量,丝毫不逊于战场上的厮杀。这个角色打破了我们对英雄的单一想象,让我们明白,在民族存亡的关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每种专业都能化为武器。


而翻译员李晓的故事,则让这场战争有了更为深刻的情感维度。父亲、兄长、战友孙醒相继血洒疆场,家仇与国恨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交织。当她伏案翻译时,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亲人的鲜血;当她凝视远方,眼中既有失去至亲的痛楚,更有为后来者开辟生路的决绝。李晓不是超级英雄,她只是千万个被战争改变命运的普通人之一,正是这种普通,让她的选择显得如此珍贵而动人。


影片对小人物命运的关注,赋予了历史叙述血肉与温度。护士张娟为十七个感染美国生化武器鼠疫的战士吸痰的场景,平静中蕴含着惊心动魄的力量。她的动作轻柔而坚定,面对死亡的危险,她没有丝毫犹豫。那一刻,她不仅是护士,更是战士,用专业知识与人性光辉守护着每一个可能消逝的生命,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其遗体甚至因为防鼠疫传染而被消毒深埋。而运输兵赵安南,在安全完成一百次运输任务准备回家享受天伦之乐时,毅然投入第一百零一次出征,却被未爆炸弹夺去生命,这种戏剧性的命运安排,恰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本质——死亡从不按常理出牌,每个奔赴战场的生命,都在与死神对赌。


黄继光的英勇事迹我们耳熟能详,但影片通过全新的视听语言,让这一英雄瞬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力。当他的身躯堵住枪眼,时间仿佛凝固,镜头缓慢而庄严,没有刻意煽情,却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这种克制而尊重的呈现方式,反而让英雄的精神力量穿透银幕,直抵人心。


而孙醒和姚排长在中立区坚守信用而牺牲的情节,则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另一种高贵。在生死考验面前,他们选择了信守承诺,用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与信誉。这一刻,个体的牺牲升华为整个民族精神的高度,让我们明白,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不仅体现在战略上的胜利,更体现在道德上的完胜。


电影中,张孝文的故事充满了成长与牺牲的主题。他作为一个 新兵,受松骨峰三连英雄故事感染和孙醒牺牲带来的思想转变,促使他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志愿军战士。坦克专家吴本正曾答应战友张孝恒照顾其弟弟张孝文,并与其在并肩作战的坦克中建立深厚的情谊。但后来发现照顾的张孝文与战友弟弟重名,而战友弟弟张孝文已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这种戏剧性的设计,展现了战友之间的怀念、关照和对使命的坚定,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无私奉献和伟大精神。


《志愿军—浴血和平》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既直面战争的残酷,又不忘捕捉人性的光辉;既歌颂英勇,又不回避牺牲;既展现历史的宏大,又关注个体的命运。这种平衡的叙事视角,使得影片超越了简单的二元对立,呈现出更为丰富、更为真实的历史质感。


“和平像个小孩子终归要跑到你的面前”——这句充满诗意的台词,道出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与坚定信念。它不是天真的幻想,而是经过血与火洗礼后的智慧结晶。正是因为见识过战争最狰狞的面目,才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正是因为经历过失去的痛苦,才更加坚定守护和平的决心。


影片结尾的万家灯火,与战场上的烽火硝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团圆与幸福;每一扇窗里面,都有着平凡而温暖的生活。而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正是无数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礼物。他们中的许多人,永远留在了那片冰天雪地,再也看不到故乡的灯火,但他们的牺牲,恰恰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有这平凡的幸福。


站在当下的历史节点,回望那段峥嵘岁月,《志愿军—浴血和平》给了我们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机会。它提醒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是建立在先烈们的负重前行之上;今天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那些“最可爱的人”的流血牺牲。今天,我们或许不再需要拿起武器去前线战斗,但那份精神——坚守初心、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通过这堂生动的历史课教育,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激励我们在金融企业纪检监察条线的岗位上,高举精神之炬,在感恩中奋进,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反腐倡廉,管好老百姓的“钱袋子”,为国家强大、人民幸福而努力,以告慰先烈,让那辉映血色柔情的万家灯火,照亮前行之路。


一夜秋雨敲打着窗外屋檐,一直叩击着我的心灵。

 

(作者系阿坝州农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蒲天国 )



【责任编辑:陈雨晴】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