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连续4年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农村清洁能源发展作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能源安全和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在国家“双碳”战略和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背景下,支持新型储能产业是农发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分行打造绿色银行品牌形象的重要抓手,也是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一、从“新”出发,“贷”动清洁能源发展
说起充电宝,大家并不陌生。平时它将电能储存起来,需要时可为电器充电。带上充电宝,随时随地玩手机;骑上“小电动”去哪都方便。这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储能”场景。如今,随着新能源发电量的攀升,功能更强大、应用场景更多元的“超级充电宝”应运而生。作为自治区第一批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500千伏变电站电网侧储能示范项目(以下简称“德岭山储能项目”)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该项目总投资38,000.09万元,农发行巴彦淖尔市分行给予30,16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用于建设100MW/400MWh新型储能电站,助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二、以“效”为本,“四化”模式推进项目落地
专班机制化,跨域协同破解项目梗阻;标准模板化,精准评估筑牢风险防线;工作图表化,可视化管理提升推进效率;沟通信息化,数据互通实现高效协同。组建由客户部、直营业务部、信贷管理部、内控合规部、各支行业务骨干组成的信贷业务营销专班,建立联动服务机制,行领导牵头与巴彦淖尔市能源局、巴彦淖尔市政府、乌拉特中旗政府建立日调度沟通机制,下沉一线、靠前指导、平行作业,协同解决项目用地审批、接入系统方案等跨部门难题,依托农发行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储能项目标准化评估模板,将项目全周期分解为四大阶段、38个关键节点,以时间进度为纵轴,打通内外部信息壁垒,整合调查评估、信贷审查、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实现项目资料共享流转、审查意见实时反馈,做到一次性亮底,提高项目评审质效,从项目调查到移交审查用时30天,实现全区首笔储能项目贷款落实落地,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三、向“绿”而行,擦亮“绿色银行”品牌
储能系统作为一种可调可控的电能量载体,建成后将以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身份参与内蒙电力现货市场,通过现货交易市场的充放电价差获取收益,同时能够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备用、黑启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服务,能够显著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预计2025年末投产运行后,每亿元投资形成年减排二氧化碳量2.33万吨,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8562.9万千瓦时,按火力发电标煤消耗量301.6g/kW·h计算,每年节约标煤2.59万t,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减少二氧化硫(SO2)排放量约5.99t,氮氧化物(以NO2计)约12.01t,二氧化碳(CO2)约70301.41t,烟尘约1.23t,为建设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新型储能供给保障能力、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德岭山储能项目的顺利推进,是农发行巴彦淖尔市分行落实“五大任务”、服务新能源发展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巴彦淖尔市分行将持续深化“四化”工作模式,以政策性金融“活水”滋养清洁能源项目,助力内蒙古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中实现新突破,为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通讯员:石毅)
【责任编辑:陈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