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温情常在。为切实解决高龄、行动不便老年人群体在待遇资格认证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近日,三门峡市社会保险中心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主动走进市康养中心与老年服务中心,开展“上门办、暖心认”社保认证专项服务,以“零距离、一对一”的方式,把社保服务送到老人身边,用实际行动传递民生温度,践行“社保服务为人民”的宗旨。
在康养中心的活动室里,该中心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与老人们交谈,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一边讲解社保政策,一边协助他们通过手机完成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针对部分卧床不起、行动困难的长者,该中心志愿者们更是走进房间、来到床前,俯下身、弯下腰,一步一步地帮助操作。现场氛围温馨,老人们从一开始的担忧、陌生,逐渐转为信任与笑容。
“我这腿脚不好,住在中心很少出门,孩子工作也忙,真怕养老金认证耽误了发放。”82岁的郑奶奶因为腿疾长期居住在康养中心,认证事宜成了她心头的一块石头。了解她的情况后,该中心志愿者迅速使用手机协助她完成人脸识别与信息提交,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流程,还帮她查询了近期养老金到账记录。“太感谢你们了!我正发愁怎么办呢,你们就上门来了,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去了!”郑奶奶紧握志愿者的手,脸上写满了踏实与感动。
像郑奶奶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大多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子女也无法常伴身边,每年的待遇资格认证成了一道“数字鸿沟”。此次上门服务中,社保中心共为200余位老人完成了认证,有效化解了他们“认证难、跑腿累、心里急”的现实困境。
“开展上门认证服务,不仅是落实‘放管服’改革、推动服务下沉的具体举措,更是社保系统践行‘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生动体现。”市社会保险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聚焦老年群体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推动服务方式从‘等人来’到‘上门去’转变,让社保服务更接地气、更具温情。”
据悉,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扩大上门服务覆盖范围,与街道、社区及养老机构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社保进家”活动。同时,还将探索推行“预约办”“亲友代办”等多样化服务模式,持续优化老年人办事体验,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社保服务更加贴心、暖心、深入人心。
(通讯员:任冬梅 张云)
【责任编辑:曹鑫海】